杏略体育 > 武术科普 > 魏晋南北朝武术器械

魏晋南北朝武术器械

作者:佚名更新时间:2025-03-11 07:26:15浏览量:71046人看过

十八般兵器

武术器械之一。主要盛行于明代。形似三股叉,上有利刃,称"正峰"长50厘米,横有月牙,牙朝上,上下均有一定间隔的利刃。锋与横刃互镶并嵌于柄,柄长约2-2.3米,尾端有一三棱铁钻叫鐏。福居禅师《少林衣钵真传》。

1、古代兵器中的枪和槊有什么区别

矛、枪、槊三种兵器都是长柄武器,明显的区别在于:矛的使用最早,头尖两侧开刃,尾部有倒刺,跟箭支头部挺相似,拔出时会增加二次伤害。没有带缨,而且往往有时候用于投掷。枪是矛的沿化后的兵器,头尖两则有开刃的尖刺。

2、古代兵器种类名称 比如:刀,剑,弓,狼宪之类的

铲头似弯月,月牙朝上,装以长柄,刃与柄呈丁字形。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石铲,商代铸有青铜铲,战国晚期开始使用铁铲,明代出现了月牙铲,一般刃部成凸弧形,均以銎装柄。铲后来演变成武术器械的一种,在民间流传,僧侣多。

魏晋南北朝武术器械-第1张

3、槊是什么兵器?

槊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同“矟”。槊由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槊锋刃。

魏晋南北朝武术器械-第2张

4、在妇好墓中出土的“钺”是干嘛的?

子午鸳鸯钺,是武术短双器械,状如日月相叠,形似鹿角立竖,前后左右皆是刃尖,共有四尖八刃,锋利无比,握把于日月相交月弓处,用棉布丝绳缠绕以便握持。此器械小巧玲珑,变化多端,利于近战,以短取长,专破长兵。

魏晋南北朝武术器械-第3张

5、洪武年间的腰刀有多长

但是这里所叙及的“腰刀”与明清时期流行的“腰刀”还不一样,指的是整个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所流行的一种被称为“环首刀”的佩刀。这种佩刀通常长90~128cm,刀体宽3~4cm,最厚处约1cm,刀身狭长挺直,无血槽,无刀镡,刀茎。

6、马槊是从什么时候使用的,长枪又是什么时候取代马槊的,在汉朝军队中枪多.

马槊从南北朝开始使用,隋唐时期盛极一时,五代走向没落,北宋时几乎绝迹了。因为造价高昂,且只适用于力大艺高的将领,无法普及列装,所以被淘汰。自秦汉以来,普通士兵的武器基本是长矛、环首刀和藤牌。隋唐以后,随着冶铁。

7、中国的功夫都有哪些?

中国功夫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称谓,例如在夏、商、周时称为拳勇、手博、相高、角力;春秋战国时称技击、相博、手战;秦汉三国时称武艺、角抵、摔胡、手博、手格、长手等;魏晋南北朝时称武术、讲武、相扑、拳法等;随唐时期称拳捷。

8、求关于中国古代军队装备的书名(多多益善)

【钺】 钺也是古代兵器或武术器械之一。钺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利用天然石料制成一面或多面的刃的生产工具,钺的形成与斧的形成属相同时代。到了商代铜钺,铜斧有了大量生产,并作为军队的主要兵器之一。以后各朝代钺都被。

9、中国古代兵器的古代名器

东汉时使用百链钢和局部淬火的技术,使之更加强韧锋利,随着汉朝对四方的经略,东及日本、西达西域,可说威名远播,这种形制也一直延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日本对环首铁刀全盘接收,并着手仿制,对后来日本刀的发展有非常。

本文链接:https://www.xinglve.cn/kepu/1902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请发送到 zhazhatiyu#qq.com(#换成@)。
<<上一篇
>>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