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个头高大,天生神力,对武术十分痴爱,39岁时,拜当时佛山有“咏春拳王”之称的梁赞学习咏春拳,先由木人华(李华)代教,1889年李华病逝后由梁赞亲自教授。陈悟性颇高,对梁赞所传之技苦练不缀,故得其师衣钵真传。他不仅能武,且能善医。
自郭转师创拳以来,罗山派众多传承者相继在内地及海外设所、立堂、创会,发展传衍罗山武术。如60年代初在香港有由罗山人,王培芳、郭大孝等在九龙红磡创立“郭氏宗亲会”罗山公顶楼,内设“罗山诊疗所和武馆”,联系族亲、行医济世、授徒。
王公三爷传之于山海郭氏襄伯兼夫兄弟二师,郭氏二师传之于河间邹廷兰、石门黄庭彦,邹、黄传之于王子庚,此家传密友之技传不多人。”由此得知,十八拦刀是“腕子王”王瑞亭,即王三的祖上家传。他从师张大奇习练拔步。
王芗斋还是有功夫的,但当时不是一流的,而且他的东西都是从形意拳学来的,但所谓郭云深关门弟子,郭氏门人表示从未听闻,很可能是虚构的。而且从武林记载的资料看,王芗斋的形意拳术境界不算高,和形意拳界一些后辈好手切磋。
师公郭富是叶问宗师大陆的关门弟子,被海内外叶系咏春拳门人尊称为大师兄。叶问宗师临终时说:“要想学真正的咏春拳,到佛山找郭富。” 2015年至今,他在国内外武林界进行游历,学习其他宗枝和流派咏春之长,获郭氏师门传承。
郭云深马庄人,与魏家林村为邻。王郭两家原有戚谊,芗斋先生封翁①亦曾随郭氏学形意拳,因王氏幼年瘦弱,又患喘病,家人恐其不寿,拟送其到郭处学拳。郭氏因年迈,又患足疾,原不拟收王芗斋为弟子,适郭云深独子郭深堕马死,经另一戚谊。
郭老谦虚,当有人说他是咏春拳泰斗时,他只淡淡回了一句“那是别人的看法”。郭富将继续过着他的隐士生活,除了每个月有来自国内外武术行家与他“对对手法”切磋外,他很少走出家门。兴致大发的郭富破天荒向记者展示了当年。
该村村民郭建中和其子郭振致力于马派形意八卦的习练和传承,注册成立了马派形意八卦研究会,目前已发展会员50多人。多年来,他们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武术比赛,共获得金牌74块、银牌54块、铜牌20块,奖杯4个。201。
一般来说,咏春拳馆都是300一个月,一个月大概12节课学咏春拳是不错的,很科学,很实际,学郭富的咏春拳有效果的,因为他们也属于叶问系的,我有个师弟,他才学一年,已经够拳馆里面的大人打了楼主可以试课的,一般说来,拳馆。
现代,惟武术界有“一代宗师”之称,如杨式太极拳门派称杨澄甫为“一代宗师”,吴式太极拳门派称吴鉴泉为“一代宗师”等。若学术界之“一代宗师”,鄙见以为其人文精神品格为一代人所宗仰,以其难学,令人生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