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拳发源于道教圣地武当山,在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上称内家拳,是中国武术一大名宗。为了弘扬武当武术,再现武当武术雄风,在十堰市政府的重现支持下,由十堰讪武术协会牵头,岳武先生执笔整理了武当拳十八式,集内家拳精粹而成。
武当武术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武当气功、武当剑等拳法和器械术。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拳种、门派,如内家拳法、武当太乙五行拳、武当纯阳拳、武当丹派剑术、赵堡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
有关部门还成立了武当武术拳法研究会,出版了会刊《武当》杂志。1987年6月,武当山举行全国武术擂台赛,来自九省20多个武术代表队的160名武术好手登台献技,观众达15万人次。1991年11月,中国湖北武当武术文化节在武当山举行。
武当武术是以武当拳、功、械、技、理等五大要素构成的,且别于以少林为代表的“外家拳”特征的中华武术流派性传统武术项目。由于受传承方式影响、地理环境限制、交通因素制约、信息传播的障碍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武当武术可分。
武当武术的“两拳一剑”,又称“两拳一械”,是针对武术比赛的规定套路(武当拳、武当太乙拳、武当剑),并不是武当传统套路(比如:伏虎拳、太乙五行拳、武当太极十三式)。与武当武术“两拳一剑”比赛规定套路,能对应的。
武当武术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征,是武功和养生方法的天然结合体,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武术文化底蕴,又含有精湛的科学道理。太极拳强调「先以心使身」而后再以「身从心」,形意拳讲究「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气到力达」,八卦。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精妙的汉族传统拳法,属于武当武术。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拨千斤,后发先至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
软里藏硬,化劲用柔,发劲用刚,具有较大的威力。流传至今的武当派拳路不下六十种,你所指的武当拳可能是指简化武当拳, 本套拳法通过湖北省科委鉴定,该套拳法使门派众多、内容丰富的武当武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简化套路,
武当武术非常有名,那里有一个叫陈逵的武术大师,湖南省科技专家,宗教知名人士,一个武术世家,其父陈景师从师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南门道仙。陈逵5岁开始习武,8岁学道并学习治送童子煞,11岁学医,15岁远离他乡访师寻道,
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