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
武术来源于道家文化,武术通常与道家有很大联系(当下一般小说说的以武入道就是这个)。仔细想想,三大内家拳太极、形意、八卦,连名字都与道家有关。但当今往往练武是练武、道学是道学,武术失去了上通道学的途径。
当今武术理论研究和传统武道修炼是二回事。要写论文也可臆造。目前真正了解武道流派修炼的人不多,即使世俗的武术家也不承认他们的存在。世俗武术家已经足够文人理论家咀嚼品味千年,何必打扰不闻俗事的修道人呢。
道家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认识论方面,武术吸取了道论、气论、天人合一的观点,并以此阐释武术的本质;在方法论方面,武术吸取了道家“物极必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思。
在套路尚未完全成形以前 ,从历史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术套路或是武术套路的雏形是多以“武舞”或“健舞”的舞蹈形式出现 。如《干戚舞》、《东海黄公》、《破陈乐》等,这些“武舞”表现与技击有关的场面都是从实战的动作中加 。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更重要的内涵还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一致,中华武术将这个道理发扬到了极致,“因为一人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理相合”。所以,后世中国武术360多种拳术,全部讲究师法自然,顺乎自然。武术家练功时精心。
庄子在构建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时,继承了老子首创的道家学说,也吸收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思想,并将二者结合了起来。“仙”与“道”的结缘,使道家学说和神仙思想都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庄子才成为后世道家和道教共同尊崇的。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重视“道”,强调凡事都要合乎道,合乎规律,讲究规矩,中国的诗词歌赋、舞蹈戏剧、书法绘画、园林建筑都讲究一定的程式,武术套路也如此。中国传统哲学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究“天人合一”,具体到技术上即“内外。
最好写它和儒学,道家天地人和的思想。这是国家目前的大政治方向,也是中国武术最大的特色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等思想,均与道教来自同一渊源。武术的技术理论原则亦与道教太极、八卦、五行等理论一致。武术更汲取了道家养生的思想方法,使武术具备了内功修炼体系。因此,道教与武术有着较为紧密的文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