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沧州武林精英荟萃,有浓厚的习武、尚武之风。起源于沧州或者流传在沧州的武术门类,器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武术门类的40%,是名副其实的武术发源地。1992年,沧州正式被国家命名为武术之乡。沧州地处渤海之滨,
有52个发源于河北省。这52个拳种主要分布于沧州、邯郸、保定、唐山、廊坊、衡水、邢台等地。现存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沧州的八极拳、劈挂拳、燕青拳,邯郸永年的杨式、武式太极拳,廊坊的八卦拳、邢台的梅花拳、深州的形意拳。
沧州武杰编写的武术专著、相继问世达三四十种其中《八极拳》、《劈挂拳》被国家体育总局审定为规定竞赛套路推向全国,有的专著被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沧籍武杰参加拍摄的影、视片和各类拳种的纪录片达七八十部,有的武打设计。
太师鞭、疯魔棍、风磨棍、祛病延年二式、飞虎掌、天然智通拳等14种拳械。但作为回族的代表门类和拳械,主要有八极、六合、弹腿、滑拳、查拳五大门类和风磨棍、青龙剑、祛病延年二十式等拳械数种。 全称开门八极拳,
沧州素有“武术之乡”之称。沧州武术起源于隋唐,盛于明清。千百年来,沧州武林精英荟萃,豪侠云集,形成浓厚的习武、尚武民风。源起或流传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129种门类 、拳械的40%,乃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
急需保护和抢救。 沧州武林门类及独立之拳、械,除失传者外,计50余种,有六合、八极、秘宗、功力、太祖、通臂、弹腿、劈挂、唐拳、螳螂、昆仑、飞虎、太平、八盘掌、地躺、青萍剑、昆吾剑、闯王刀、
不少老拳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授徒传艺的同时,抓紧著书立说。沧州武术运动员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金牌。如1980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河北队八名运动员中五名来自沧州,全队荣获四枚金牌,有三枚为沧州人夺得。
民国年间的中央国术馆教练,百分之七十都是沧州人。可见其厉害程度。现在河南的少林寺虽然出名,但是只是一种流派象征意义,在武术最红火的时期还是远不如沧州的。河北的邯郸也是著名的武术之乡,五大太极拳中,有两大太极都。
据统计,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源起或流传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129种门类 、拳械的40%,乃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1992年,沧州市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武术之乡”,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
沧州素有"武术之乡"之称。沧州武术源于隋唐,盛于明清。千百年来,沧州武林精英荟萃,豪侠云集,形成了浓厚的习武、尚武的民风。源起或流传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129种门类、拳械的40%,乃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