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如平,苗族,松桃苗族绝技绝艺大师及传承人,松桃苗学会理事,1956年6月出生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世昌乡大坪茶,自幼苦练苗族武术,武功深厚,技艺精湛。田如平是著名的苗族民间武术、绝技大师,系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民族。
石把志有名石怀玉,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9月13日出生在乾城县中黄乡(今矮寨镇联团村)一个农民家庭。把志幼年酷爱武术,常随父学习祖传苗拳。天长日久,把志以长大成人,父亲的武术已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就想背。
某人在苗疆前哨——麻阳,曾见过多位苗家百岁老人,无一例外人人都会苗拳。只不过,功法深浅不同而已(此说法,仅限于某人见闻而已)。吴姓老汉,某人见时已一百零三岁,样貌如同七十多岁,其三女一子,隔墙而居,各个身体。
民族英雄项从周的传说(苗族)这是一组值得一读的爱国故事。它们发生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法帝国主义侵占了越南,尔后侵占了我国云南马关、麻栗坡的部分地区,妄图以此为跳板,进而霸占我国西南边疆。马关、麻栗坡各族人民,在苗。
苗族武术有徒手和器械两大类。徒手俗称“苗拳”,含礼示、基本功、花架子、策手、点穴等五种程序招式。礼示用在以武会友,基本功是武术训练基础,花架子多用于表演场合,策手、点穴是绝招,殊死格杀时突然出手,致人于死。
苗拳中的“蚩尤拳”据传诞生于公元前二十五世纪以前的蚩尤时代。据苗族民间传说,其武术立堂子念的《请师诀》和一般咒语所言,苗族武术始于“裒尤”,即蚩尤,乃九黎三苗之首领。苗族武术起源的主要原因是战争。人们为了提高。
芦笙舞蹈既有舞蹈之柔,又有武术之刚。因此,在苗族武术演练中,芦笙也可作武术器械与习武者对打。芦笙在苗族民间,大多出现于群体活动,如花山节、丧葬仪式等,总是作为重要角色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但芦笙不是爱情信物,
原名陶正春,又名陶虎,贵州威宁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黔西北苗族人民起义的著名首领。陶新春出生于一个时代农奴家庭,父亲受尽了土目的百般折磨,过早死去,母亲王氏改嫁到巴拉寨的农奴熊家,陶新春也随母亲到了熊家。他们身为。
湘西苗族武术。它是一种以提高搏斗技能为主旨而又能 “健体延寿”的全能运动,是湘西苗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具有气势刚烈,步法稳健,招法多变,劲力突出,发招狠绝的特点。
历史著名人物:满朝荐(1561—1629),湖南麻阳人。是苗族中迄今所知最早的科举文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曾任陕西西安府咸宁知县、明朝廷刑部郎中、尚宝寺正卿、太仆寺正卿等职。吴八月(1729—1796),湖南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