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一般包括肩、臂、腰、腿、手、步,以及跳跃、平衡等练习,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能增加各个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必要的弹性。武术基本功内容:武功入门基本内容一:手型手法练习。
①三个手型是:拳、掌、勾;②五个步型是:弓、马、扑、虚、歇。 少林武术的特点 拳打卧牛之地、拳打一条线、打拳出拳、进步退步、要滚出滚入、眼随手走、起身横、落者顺、进步宜低、退步宜高、反身为顾后、侧。
①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主要为武术套路和攻防格斗服务(内壮功、外壮功、轻功、柔功)②套路运动: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
一: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二: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形成众了多门派和较为系统的。
“制度习俗层”主要包括武术组织方式、武术传承方式、武术教授方式、武术礼仪规范、武德内容、武术比赛方式等,是一种人人关系;“心理价值层”主要包括武术文化体现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情感等。简洁表示为,技与术是外显。
具体武术基础训练:耐力训练 1.有氧训练 3000米/14分钟 2400米/9分30秒 2.无氧训练 400米/1分20(3组) 800米/3分(2组) 柔韧训练 正压 侧压 压胯 (将腿搭在高于跨的地方) 力量训练 俯卧撑 30/3-5组 蹲起。
如最广泛的抱拳礼,左手为掌右手拳,这个是礼敬;右手为掌左手拳,这个是挑战,一般不礼貌表示不死不休或挑衅。传统武术一般出于战场兵器演化,像大家都熟悉的形意拳、八极拳出于长枪,太极拳借鉴了锤法等。
古代的“武舞”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少林武术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作为一种人体形态文化或是作为健身、御敌、竞技专案在中国早已家户喻晓、妇孺皆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少林林功夫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其中“禅”。
与自然相呼应,与天地共呼吸。精进,谦虚勤奋,刻苦训练。一文一武,文武兼备,动静结合。武术与儒释道医相互借鉴、渗透、结合。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技击之道,养生健身,修身养性,文化传承,最终形成中华璀璨的文化瑰宝。
《武术基础》从武术基础动作入手,主要针对武术 教学中有代表性的内容,如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桩法练习、基础套路、对练套路、初级拳术等方面知识,编者结合多年对武术教学和训练的经验总结,参阅了国内诸多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