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时多用拳肘,防守时常用前臂和掌。讲究以肘护肋,步伐稳健,动作紧凑,进退灵活,具有“下如铁钉,上如车轮,手如辗盘,眼如铜铃”的特点。畲拳中有点穴绝招,一旦被点中穴位,便动弹不得。拳术中最有名的是八井拳。
畲族武术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由于根术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又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叫“丈八棍”,长一丈二尺,由单人耍弄;另一种叫“齐眉棍”(或称“盘柴槌”)长六尺(或四尺八寸),供两人对打。棍。
畲族以农业生产为主、狩猎经济为辅。早在公元7世纪,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辟了闽、
武术精通的老拳师一般都会点穴术和医术。但是,畲族武术还需要进一步地整理、挖掘。 悠久的酿酒文化 景宁山区有一种珍贵的绿曲酒,绿曲酒是畲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据说相传于唐永泰二年(766),距今约有1200多年历史。由于浙西南地方自身生产力。
服装:畲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衣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衣右襟和袖口镶花边,色彩斑斓绚丽。服装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罗连式和丽水式之分。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
畲族喜爱武术。他们的武术基本上可分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由于根术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又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叫“丈八棍”,长一丈二尺,由单人要弄。另一种叫“齐眉棍”或称“盘柴极”,长六尺,两人对打。棍术动作。
解放前,畲族群众习武是为反抗压迫和剥削,解放后则是为了强身健体、陶冶性情,丰富文化生活。畲族武术分棍术和拳术两大类。棍术种类多,动作名称复杂多样。拳术十分普及,作为拳术的一部分,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武术精通的老拳师一般都会。
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畲族武术以畲拳最著名,棍术次之。畲拳乃畲族独创,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创编者名叫雷乌龙,人闪尊称为“乌龙公”。景宁山区有一。
畲族没有文字,千百年来靠歌记述历史,教育后人。上月,我国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省宁德市的畲族小说歌、畲族民歌、屏南四平戏、寿宁北路戏、霍童线狮成为我国第一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德是全国畲族人口。
畲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稻谷、红薯、小麦、油菜、烟叶为主。畲族居住的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声誉。传统文化 畲族的传统文化极为丰富。《高皇歌》是著名的史诗,主要叙述本民族起源和迁移。